🎆 Canva 收購 Leonardo AI,圖像生成 AI 的革命性突破?

繼續閱讀:職場新鮮人該怎麼拿捏尺度?

This Week’s Menu 🗒️

NEWS 🗞️|Canva 收購 Leonardo AI,圖像生成 AI 的革命性突破?

BOOK 📕|1分鐘商學院 — 基業長青

TOOL 🔧|為何退訂 ChatGPT?因為它 — Claude 3.5 Sonnet

SKILL |職場新鮮人該怎麼拿捏尺度?

INTERIOR 🪑|空間與人的對話 — 室內空間影像

News 🗞️

本週新聞

Canva 於 2019 年至 2024 年,連續收購德國的免費圖片網站 Pixabay 和 Pexels,以及奧地利公司 Kaleido.ai 、捷克公司 Smartmockups 、英國公司 Serif 後,近日宣布收購澳洲相當有潛力的 AI 新創公司 Leonardo AI,這項收購將為全球超過 1.9 億用戶帶來突破性的 AI 圖像生成技術。Leonardo AI 團隊將直接加入 Canva 公司,為用戶提供更強大的 AI 圖像生成工具。

Leonardo AI的崛起

Leonardo AI 成立於2022年,最初專注於遊戲資產生成。短短兩年內,該公司已吸引 1900 萬用戶,累計生成超過10億張圖像。Leonardo AI 的成功源於其強大的 AI 模型和用戶友好的界面,使其在競爭激烈的創意 AI 市場中脫穎而出。

Canva 的 AI 策略

Canva 自 2019 年開始佈局 AI 技術,從背景移除功能到 2022 年推出的文字生成圖像工具。隨後推出的 Magic Studio AI 工具套件更是被使用超過 70 億次,顯示出用戶對 AI 輔助創作的巨大需求。

收購後的綜效

  1. 技術整合:Leonardo AI 的專有技術和「Phoenix」基礎模型將被整合到 Canva 的 AI 產品中。

  2. 資源共享:Canva 將提供財務、人才和授權內容等資源,加速 Leonardo AI 的研發。

  3. 用戶體驗提升:Canva 用戶將能使用更先進的 AI 圖像生成技術,提高創作效率。

INSIGHT

這次收購不僅強化了 Canva 在 AI 創作工具領域的地位,也為 Leonardo AI 提供了更大的發展舞台。

然而,AI 模型訓練中的著作權問題仍是業界關注的焦點。至今,國際法規對於 AI 生成之圖像的著作權仍沒有一個共識,有人認為 AI 是透過既有作品訓練後重組的創新作品,以既有法規的制度之下,並沒有實質的著作權,也不該歸屬於任何自然人或法人;也有人認為既然是重組的作品,應該釋出 AI 訓練資料,追溯原始創作者,著作權也歸屬於原始創作者;另一批人認為,AI 僅僅是輔助創作工具,而該 AI 作品的著作權人應該歸屬於使用 AI 創作的自然人或法人;甚至有人認為,AI 模型所屬之公司才是著作權所有人,僅僅是輸入 Prompts 的用戶不該享有著作權。

隨著 AI 技術的不斷進步,Canva 與 Leonardo AI 的結合將為創意產業帶來更多可能性,設計師和創作者們可以期待更智慧、更高效的創作工具,推動創意設計的新革命。同時地,有著更完整組織結構的 Canva,能夠幫助 Leonardo AI 甚至使用 AI 工具的創作者處理相關法律問題,以圖像設計市場領導者地位,建立一套著作權溯源系統,把 AI 作品之著作權衍生問題處理好,也幫助花費心血的設計師能夠掌握自己的權利。

Book 📕

徹底堅守前後一致的基本理念,能發展出偉大的企業。

作者柯林斯(前史丹佛大學企管教授),在出版《從A到A+》之前,最有名的一本書就是《基業長青》。上一期電子報已經有介紹過《從A到A+》這本書。

書中研究了 700 間企業,花了 6 年時間篩選出 18 間符合高瞻遠矚特質的公司,雖然這本書有點舊了,但不可否認是一本商學名著。

主要提到「破除迷思,發現成功的真相」,幫大家畫重點:

  1. 基本理念指「公司存在的目的,為了解決什麼事情?」。

  2. 成功企業並不需要一位深具魅力、有遠見的領導人,經常都是凡夫俗子出身。

  3. 成功企業並非都是追逐高利潤,經常只是堅持基本理念,完成使命。

  4. 公司的基本理念並不會隨時間動搖(這我有點疑慮?)。

  5. 企業成長勢必要有賭上公司命運的大膽目標,非得是冠軍或亞軍。

  6. 成功企業不一定要有人人夢寐以求的環境,只要找到理念相同且符合期待即是完美職場。

  7. 大多成功企業都是從錯誤中學習,並非一開始就有完美的策略。

  8. 企業目標並非打敗競爭對手,是戰勝自己,將自身推至巔峰。

  9. 成功的企業多半有邪教般的文化,對理念狂熱、追求同質性、菁英主義。

  10. 並不需要偉大構想才能創辦公司,簡單的產品與商業理念就可以開始執行了。

1分鐘商學院:1分鐘帶你讀完商學經典名著,省時省力,讓我們持續成長學習。

TOOL 🔧

Claude by ANTHROPIC

Claude 3.5 Sonnet 作為 Anthropic 公司最新推出的AI模型,在多個方面展現出卓越的性能,並與其他主流 AI 模型如 ChatGPT 和 Google Gemini 形成了有趣的對比。讓我們深入探討 Claude 的特點及其與競爭對手的差異。

語言理解與生成能力

Claude 3.5 Sonnet 在語言處理方面表現出色,能夠準確把握上下文,理解複雜的語言表達。相比 ChatGPT,Claude 往往能提供更加連貫、深入的回答,特別是在學術討論和專業諮詢方面。而與 Gemini 相比,Claude 在長文本生成和邏輯推理方面可能更勝一籌。

多語言支援

Claude支援多種語言,包括中文、英文、日文等。這一點與ChatGPT相似,但可能在某些非英語語言的處理上更為出色。相較之下,Gemini的多語言能力雖然也在不斷提升,但在某些語言的深度理解上可能還有進步空間。

邏輯推理與問題解決

在處理複雜的數學問題、編程任務和邏輯推理方面,Claude展現出強大的能力。它能提供清晰的思路和步驟說明,這一點可能優於早期版本的ChatGPT。而與Gemini相比,Claude在某些專業領域的推理能力可能更為出色。

寫作內容生成

Claude在創意寫作和生成方面表現優異,無論是撰寫文章、故事創作還是詩歌創作,Claude都能提供富有創意和獨特視角的作品。這方面的能力可能與GPT-4相當,甚至在某些類型的創作中更勝一籌。然而,無法透過 Gen-AI 生成圖像,這可能是 Claude 的弱點之一。

道德倫理與安全性

Claude特別注重道德倫理,能夠識別和避免潛在的有害或不當內容。在這方面,Claude可能比ChatGPT 更為謹慎,而與 Gemini 的表現相似,這使得 Claude 在處理敏感話題時更加可靠。

實時資訊獲取

與 ChatGPT 和 Gemini 不同,Claude 無法實時連網或更新資訊。這是它的一個主要限制,特別是在處理最新事件或需要實時數據的任務時,無法連網搜尋當下資料是 Claude 最大的弱點,這個沒法跟 ChatGPT 和 Gemini 比擬,但如果你事先整理好文案,再交由 Claude 處理,效果是比前二者更好的。

多模態能力

目前,Claude主要專注於文本處理,而 Gemini 則具備更強的多模態能力,能夠處理圖像和音訊等多種形式的輸入。ChatGPT 通過插件也可以實現類似功能,但原生支持度不如 Gemini。

簡單來說,Claude 3.5 Sonnet 在語言理解、邏輯推理和創意生成方面表現卓越,特別適合需要深度思考和複雜問題解決的場景,我會把它當作我主要的 AI 寫作助手,而非使用 ChatGPT,但如果我今天需要快速掌握網址文章,我可能會使用 ChatGPT 或 Google Gemini 搭配 NotebookLM使用。

對於用戶來說,選擇哪個 AI 模型取決於具體需求,如果你需要深度的語言理解、複雜的推理能力和高品質的內容生成,Claude 3.5 Sonnet 會是一個絕佳選擇。它特別適合學術研究、專業寫作、程式開發等需要深度思考的任務。

然而,如果您的工作涉及大量圖像處理或需要實時訊息,其他模型可能更適合。建議用戶根據自己的具體需求,選擇最合適的AI助手,並始終保持批判性思考,將 AI 視為輔助工具而非替代品。

Skill

亞洲地區公司有一種風氣,就是新人必須「謙虛、低調、守本分」,尤其以傳統大企業更為明顯,外商相對好一點。

之前在商學院讀碩時,學校教我的是「認真、積極、有自信」,跟同儕也習慣在課堂上發問與討論,上台 Pitch 時都是快節奏、乾淨俐落,馬上點出問題並迅速提出解決方案,我們那一套商院教學模式以哈佛商學院模式與芝加哥商學院模式綜合而成,自己也是挺喜歡的。

加上自己過去沒有當正式員工的經驗( 3 段實習,2 間上市本土企,1 間Crypto交易所),以職位來說並沒有實際當社會新鮮人經歷,畢業後也是自己創業開公司( 1 人公司,沒有員工),非常習慣獨立作業,對外則是以老闆角度跟客戶或合作夥伴對談,接觸到的大多是有決策權的窗口或老闆本人,所以可能講話習慣單刀直入,站在對方角度一起切入重點挖掘需求、快速產出解決方案。

然而,現在創業稍微站穩腳步,把軟式生活當副業經營並投入職場,找了一份正職,我就很習慣地把過去行事風格帶入新環境,但又很怕太過積極、求效率會引來不必要的麻煩。

目前 onboard 3 週了,逐漸適應當員工角色,但由於自己是開發型業務職,其實也變相是當自己的老闆,只是上層規定還是必須遵守。我們公司文化偏向新創的扁平化組織,大量的小型會議,可以快速調整、快速解決問題。簡單來說,我們公司對於員工要如何做事並沒有太多干涉,前期教育訓練很扎實,每天、每週、每月都有制定嚴格的 KPI,目標就放在那邊,你就是去做到就對了,每個人習慣的做事方法不同,只要能順利完成目標,且盡量不要出錯,你就是一個合格的業務。

至於與同事和主管之間的尺度該如何拿捏?我認為取決於公司文化,假設今天是一間比較保守的傳統企業,那你可能必須遵守各種規定與潛規則,符合上層期待想像是第一要務;如果今天是一個任務結果導向的公司,你就是拼命幹就對了,抱持一種我夠強、我可以做到、天空是我的極限這樣的態度,用各種成績證明自己的價值,讓其他人刮目相看!

Interior 🪑

Source:Inter_film

每個環境都在與人不斷對話,日復一日,光影交錯、色溫變化,加上精心挑選的家飾搭配,共同編織出獨特的風景,這些風景在每個人心中激發不同的情感共鳴。

光線:影像的靈魂

影像的精髓在於光源,適當的光線能為每個角落增添層次感,憑藉捕捉光源的專長,在人造光與自然光的選擇上更顯得舉足輕重。

空間攝影不僅呈現設計師的匠心獨運,更滿足了消費者內心的渴望。透過每個細節的視覺呈現,使空間轉化為一個獨一無二的故事。

源於設計背景,攝影過程中融入平面設計的基本美學,這使得照片不再只是單純的影像,而是將設計思維融入其中。在後期製作中,這些照片可以變身為文宣素材,甚至應用於社交平台的圖文呈現,大大提升了影像的可塑性。

從設計師的角度來看,攝影是一種曝光的方式;從消費者的視角,則是欣賞設計師的功力。而空間攝影正是在這兩者之間,通過美學的運用,滿足雙方的需求。

憑藉數位多媒體的學歷背景和十餘年的拍攝經驗,再加上對室內設計的學習,我掌握了空間美學的精髓。專長於捕捉自然光影、傾聽與溝通,將拍攝技巧與光影角度巧妙結合,創作出一場視覺的光影饗宴。

預約攝影服務

  • 攝影師:陳頤駿

  • IG:inter_flim

  • LINE : min-mariner

  • 致電:0918422818 陳先生

🎊 推薦獎勵計劃 🎊

如果您願意的話,請分享給您的好友們,讓大家一起免費獲得實用資訊!

推薦2位好友,並完成訂閱者,

將贈送您價值NT$990的「軟式生活|實用筆記大全」。

謝謝您的耐心閱讀,我們下週再見!

訂閱「軟式生活|電子報」,用聽得懂的話,講難懂的知識,並實作給你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