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積電股價破千,現在還能買嗎?

繼續閱讀:IG & Threads社群漲粉策略

This Week’s Menu 🗒️

NEWS 🗞️|台積電股價破千,現在還能買嗎?

BOOK 📕|1分鐘商學院 — 福格行為模型

TOOL 🔧|一個每天都離不開的生產力工具 — Canva

SKILL |IG & Threads社群漲粉策略

INTERIOR 🪑|光影交織 — 解密空間攝影的藝術與技術

News 🗞️

圖片來源:TSMC

本週新聞

台積電(TSMC)在7月3日的美國存托憑證(ADR)和期貨夜盤表現突出,推動其股價在7月4日開盤時突破千元大關,正式進入「千金股」行列,7月5日收盤於1,005元。

這一次股價的飆升,激勵了台股大漲近300點,並創下歷史新高。

在台積電即將於7月18日召開的法說會前,這波漲勢意味著什麼?國內外專家們指出,這主要歸功於兩大因素:CoWoS技術的成功和蘋果的新訂單。

首先,台積電的CoWoS(晶圓上晶圓)技術和蘋果的新訂單是近期股價上漲的主要驅動力。CoWoS技術的成功讓台積電得以提高報價,並且蘋果計劃在新款iPhone上採用台積電的SoIC(晶圓級系統整合)服務,這使得各大投資機構紛紛看好台積電的未來,並將其目標股價上調至千元以上,匯豐甚至將目標價定為1,370元。

台積電的第二季度法說會將於7月18日召開,這次會議將是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上任後的首次實體法說會。市場關注的焦點包括蘋果新機是否全面採用台積電的3奈米製程?3奈米產能是否在2026年前達到滿負荷?以及台積電是否會上調全年營收和資本支出預測。

蘋果作為台積電的第一大客戶,對其年營收貢獻達25%。據市場傳聞,蘋果今年即將發表的新款iPhone 16將搭載台積電N3E製程的A18處理器,而高端機型則將搭載全新設計的A18 Pro處理器。這些訂單將顯著提升台積電下半年的業績。

此外,台積電持續投入先進製程的研發,尤其是2奈米技術,並計劃在明年增加資本支出。台積電在4月的法說會上曾表示,今年的資本支出將在280億至320億美元之間,而現在市場預期這一數字可能會進一步上調。

台積電的海外擴張計劃也在穩步推進,美國亞利桑那州的工廠預計在2025年開始量產,此外,日本熊本廠將於今年第四季度量產,德國德勒斯登廠也計劃在第四季度動工。這些海外擴廠計劃不僅能增加台積電的產能,還能滿足客戶對於異地備援和地緣政治風險的需求。

台積電的股價飆升背後是多重利好的綜合作用,包括技術突破、重要客戶的新訂單、持續的資本投入以及海外擴張計劃。隨著7月18日法說會的臨近,市場對台積電未來的期望也在不斷提高,投資人對其未來的營運前景充滿信心。

INSIGHT

隨過去幾個月AI消息滿天飛,只要是跟AI相關的股票都漲爛,如果說上個月市場上當紅炸子雞是NVIDIA,那7月肯定是護國神山台積電了。

從去年底開始,國際法人就一直對台積電的目標股價不斷上修,原因是整個市場目前對於其晶圓需求不斷提升,產能滿載之下,又有擴廠與新製程消息,加上最大客戶蘋果跟上AI風潮,對於晶片需求不斷拉升,如果iPhone 16系列將晉升為主打AI的智慧型手機,那麼其供應鏈應該都是穩穩拉紅盤,畢竟,全球最大的消費型電子產品非蘋果產品莫屬,三星半導體製程研發進度一直不明朗,儘管不斷對外放話,但也沒有足夠的證據證明其良率與產能。

整體而言,未來1-2年市場應該會迎向新一波牛市,源自於科技迭代加上美聯儲收回貨幣緊縮政策,預計於今年9月迎來第一波降息,屆時資金釋出到北美市場,再慢慢流向國際金融市場,是一大利多消息。

你想問台積電股價飆成這樣,是不是不要進場了?

我個人想法不構成投資建議,台積電肯定是繼續飆漲,目標價大約在1,500元上下,如果明年初又有更多利好消息,甚至有可能飆到2,000元也說不定。如果要加碼,可以定期定額購買股票或ETF,然後觀察市場消息做滾動式調整。

總之,AI相關股票就是瞎買瞎賺,科技成長曲線還在指數型上升階段,因為應用層面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但與其投資應用層市場,不如投資賣鏟子的公司,NVIDIA、AMD、TSMC隨便選一個丟錢進去就對了。

啊對了,回應上週日幣購買策略,如果你剛好近期要去日本玩,就兌換一些吧!美聯儲降息之前都是好的買點,不過也不必歐印,因為沒差多少,把錢投到股市可能更好一些。

Book 📕

文長,仔細閱讀,它將改變你的人生。

福格行為模型 B = MAP

B (Behavior):行為

M (Motivation):動機

A (Ability):能力

P (Prompt):提示

Source : Brian Jeffrey Fogg

每當下定決心開始寫作,無論是記錄投資操作、電影心得、咖啡探店,或是想要開始運動習慣、健康飲食、早睡早起、戒菸等,都只維持幾天到幾週不等,可能是外在誘因導致中途放棄,也可能是內心無法堅定半途而廢,一切的習慣養成都是如此困難。這是很正常的,95%的人都經歷過,包括我也是。

這次來分享一本實用書籍 — 福格行爲模型,他將行為進行拆解,而習慣養成就是行為的總和。

行為養成習慣,習慣塑造性格,性格決定命運。

舉例來說,在教育孩子時,總是避免他們偏差行為養成習慣,教導他們什麼是正確行為,如禮貌、整潔、不挑食等,當行為維持很長一段時間,就會堆疊成習慣,進而塑造一個社會正向人格。

福格博士將行為拆解成:動機+能力+提示,三者缺一不可,是聯動系統,並且提到我們想要實現理想,必須透過行為設計養成習慣,最終達成理想願望。

動機 Motivation

這是三者中最難進行控制的,因其相當複雜,可能由自我內在產生,也可能由外部刺激構成,且動機隨時間具有波動性,今天心情好、心情不好、心情剛剛好,動機被推動的力量可能完全不一樣,跟身體狀況、環境狀況等變數也相關。因此,我們可以先把動機擱置,不是它不重要,是它太不受控,等等會提到理想與黃金行為,這和動機有關。

能力 Ability

能力不只是你這個人的身心理素質,也包括有沒有時間?有沒有資金?有沒有體力與腦力?有沒有其他包袱等,若要達成理想,福格博士提出三套方式,分別是提升自我技能、獲得工具與資源、將行為門檻降低。提升技能很難短期實現,獲得工具與資源相對容易一些,舉例來說,我想要提升寫作效率,我會購買筆記軟體,讓我更輕鬆達成這個行為;另外,行為門檻降低是很重要的,我們可以視為將行為簡化,一開始難度別設太高,我們要讓做出這個行為變得簡單,再慢慢增加難度。

提示 Prompt

提示相對於能力與動機最容易被忽略,因為它並不會主動出現,你必須事先設計它,或用其他行為引導它出現,舉例來說,早上鬧鐘響就是一種提示(要起床),查看每週待辦事項也是一種提示(要工作),上完廁所也是一種提示(要洗手)。福格博士特別提到,將已形成習慣的行為作為一種提示是相當重要的,我們可以稱它為「錨點」,用已習慣的行為帶動新行為並養成習慣,可以引導正向循環。

達成理想可能同時需要很多行為養成習慣來實現,我們可以劃分出一個矩陣,橫軸為「能力」,縱軸為「行為與理想的相關性」,第一象限就屬於高相關性與較易達成之行為(如下圖),我們稱這為「黃金行為」,而我們盡量要將黃金行為與錨點做連結。

圖片來源:軟式生活製作

這邊舉個例子,我的理想是「每天持續寫作」,我的黃金行為包含:早上開啟郵件查閱電子報、睡前寫一篇今日新知、吃飯時觀看YT乾貨影片、通勤時聽音樂、隨時紀錄靈感於筆記軟體、與人聊天時分享觀點、回顧過去文章哪裡可以優化、把Threads沒營養文章左滑隱藏、到工作地點時立刻開始寫作等;我的錨點包含:每天查看待辦事項時、看到上進的朋友時、看到優質文章時、查看社群後台數據時、與女友講電話時。

圖片來源:軟式生活製作

最後,福格博士提到要「及時慶祝」,獎勵機制會是推動習慣養成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而且要及時,讓做出此行為與獎勵的關聯性最大化,至於要如何慶祝,每個人的方式都不一樣,就不多做探討。

圖片來源:軟式生活製作

我們回顧福格行為模型,基本流程包含:

❶ 明確的理想願望
❷ 找到匹配理想的行為
❸ 將行為簡化
❹ 找到匹配提示
❺ 將黃金行為與錨點連結
❻ 即時慶祝獎勵自己

了解這套模型,你已經可以開始著手規劃了,讓我們一起養成好的習慣,邁向實現理想之路。

1分鐘商學院:1分鐘帶你讀完商學經典名著,省時省力,讓我們持續成長學習。

TOOL 🔧

Source : Canva

無論你是想設計一張炫酷的海報、社群媒體封面還是名片,Canva 絕對能滿足你的所有需求,而且操作超級簡單,即使是小白也能輕鬆上手!

那麼,為什麼 Canva 這麼受歡迎呢?首先,它提供了龐大的模板庫和設計元素,從圖片到圖示樣樣齊全,無論你想要的是什麼風格,都能找到對應的模板!其次,Canva 的 AI 功能真是太厲害了!它可以智能配色、智能版面,甚至還能根據你的內容推薦最適合的設計風格,讓你的作品秒變大片!

Canva 還有一個超級實用的應用程式集!這裡面包含了各種實用工具,讓你可以輕鬆將你的設計作品應用到各種場景中,無論是在線上還是離線都能輕鬆搞定!

如果你希望讓設計變得更加輕鬆有趣,不要只會做基本簡報而已,快來試試 Canva的各種進階功能,打造獨一無二的設計作品!

以下總結我在Canva上使用的子彈筆記,供入門者做參考:

格式選擇和推薦

  • 簡報

    • 16:9 1920x1080

    • 4:3 1024x768

    • 9:16 1080x1920

  • 社群

    • IG 1080x1080

    • IG 1080x1350 (正規)

    • IG Reels 1080x1920

    • IG 限動 1080x1920

    • FB 封面 851x315

    • FB封面 2105x924

    • FB 貼文 940x788

    • TikTok 1080x1920

  • 文件

    • A4 21x29.7cm

  • 影片

    • 橫式影片 1920x1080

    • 直式影片 1080x1920

  • 印刷品

    • 名片 8.5x5 cm

    • 名片 15x10 cm

素材庫

  • 插圖

    • 圖像

    • 貼圖

  • 照片與影片

  • 箭頭和線條

    • 做流程圖很重要

  • 邊框

    • 手機外框(iPhone)

    • 電腦外框(Macbook)

    • 方形外框(可調圓角)

    • 不規則外框(適合統一風格)

字體/配色選擇

  • 字體選擇

    • 思源黑體/宋體

    • 內建圓體

    • 王漢宗系列

    • 可畫系列

    • 站酷系列

    • 築紫系列(日文漢字)

    • 日文明體(推薦,但有些繁體字顯示不出來)

  • 半透明遮色片

    • 黑色色塊,透明度調整30%-50%,比較建議這個

    • 白色色塊,透明度調整30%-50%

  • 品牌顏色套組

    • 可從Adobe Color那邊找

官方魔法工作室

  • 尺寸改變

    • 所有文件的尺寸都能改

  • 魔法動畫工具

    • 推薦你合適的簡報動畫

  • 魔法變形工具

    • 輸入提示詞,可將圖片變換風格

  • 文字生圖

    • 輸入提示詞,生成圖片

  • 文字生影

    • 輸入提示詞,生成影片

  • 魔法編輯工具(修文字)

    • 自動修改文案,可設定語氣

  • 魔法去背工具

    • 去背好工具

  • 魔法橡皮擦

    • 清除圖中不想看到的髒東西

  • 魔法延伸工具

    • 用AI將圖片外的景色模擬出來

  • 同步節拍

    • 影片會自動對音樂節拍

  • 批量設計

    • 做好模板,一次輸出100份圖影

外掛應用程式集

  • ChatGPT

    • 直接內建

  • DALLE 3

    • 直接內建

  • Imagine

    • Google的生圖AI模型

  • QR CODE

    • 有很多種變形體,可以製作很漂亮的QRCode

  • HEYGEN

    • 虛擬分身

  • D-ID

    • 虛擬分身

  • NEIRO

    • 虛擬分身

  • Easy Reflections

    • 製作圖片倒影

  • Animeify

    • AI轉換成動畫風格

  • Subtitles

    • 擷取自動上字幕

  • Mockups

    • 官方的平面立體化工具

  • Soundraw

    • AI音樂生成

  • Text to speech

    • 文字轉語音

Skill

3月中旬至今,我把經營IG和Threads帳號變成我生活中的一部分,我的每日任務都圍繞在KPI達標上,其實一開始什麼也不懂,就慢慢摸、慢慢看、慢慢調整,如今已經建立一套「社群漲粉策略」,我知道自己跟很多大神相比,只能算是小咖,但如果你跟我一樣是平凡人,我非常樂意無條件分享這段日子的經歷,以及最後調整出的社群經營方法。

我想幫助其他跟我一樣的平凡人們,只要用對方法就可以少走很多冤望路。而經營自媒體其實可以將它公式化、系統化,我也同樣借鑒了很多前輩們的經驗,根據自己的調性做調整,以下想分享給在創業這條路上努力的朋友們,經營自媒體系統化過後的策略。

自媒體經營不外乎就是三個步驟:

❶ 接觸

這邊講的接觸是指「讓潛在用戶看到你」,我覺得這一部是新手自媒體經營者的最大困境,可能是因為你的定位、你的設計、你的主題方向不明確等因素,導致沒法觸及到陌生用戶。

那我們必須先來理解演算法機制,先不談Threads,這個比較特別,以後再分享。舉IG為例,演算法是如何推送你的作品?其實這些都是公開資訊,你只要沒事多看看IG CEO Mosseri的影片大概就會瞭解了,現在IG紅利是Reels,圖文觸及非常差,但因為是他們社群成長策略一環,所以你要做的就是順著風向走。

IG Reels絕對是自媒體經營者必須做的,至於要如何被演算法推播,重點指標是「分享」與「收藏」,尤其是分享,你必須創作出讓粉絲願意分享的內容。那麼重點在於「鉤子」與「內容」,前者是吸引他們觀看完內容的武器;後者是讓他們願意分享的動機。

我先從「內容」講起,粉絲有興趣的內容,勢必能刺激他們腦內啡分泌,我不擅長做取悅粉絲的內容,但我能提供他們知識價值,他們會追隨我,是因為我提供他們不了解、沒看過的價值內容,能讓他們覺得「有所成長」。

至於「鉤子」,就是讓他們看下去的武器,你必須把有價值內容濃縮至3秒,讓他們在極短耐心之下被觸動到,開啟接下來3-10秒的觀看,第10秒是他們選擇滑掉的時間點,可能因為他們沒能再次被觸動,所以第二個鉤子要放在這,你可以提供他們第二個有價值資訊,讓他們腦內啡又繼續分泌,接下來通常都會乖乖看完。

❷ 信任

IG經營第二道關卡,就是取得粉絲信任。

這邊需要你用各種手法讓價值延續,甚至深深植入他們心中。舉例來說,你看完我的影片可能會忘掉,但我只要讓你留言,你就可以獲得我精心製作的筆記,而且是「免費」的。

哦~提到重點了,就是「免費」。

你無條件免費提供他們價值,是他們會FOMO的原因,因為你已經建立初步信任感。

為何我要免費分享各種對粉絲有幫助、有價值的資訊?為何我要免費幫人做IG健檢?

我需要取得他們的信任,讓他們認為我是一位無私的自媒體經營者,而且每一條留言都認真看、認真回覆,有什麼需要幫忙的,我都無條件給予幫助。

你試想,你的家人、好友為何對你來說有信任感?因為他不會沒事都跟你斤斤計較,也不會要你回饋些什麼。我認為提供免費資源是取得信任最好的方式,只要持續做這件事,就可以達到第三階段「轉換」。

❸ 轉換

「轉換」是轉什麼?轉單?轉粉?

沒錯,就是讓他們回饋給你,而且是自動自發地回饋給你!你根本不需要強迫、情勒他們,他們已經獲得你的免費資源,只要是一位好人,通常都會動動手指追蹤你、訂閱你的免費電子報,甚至成為你的忠實粉絲。

那我是自媒體經營者當然要賺錢呀!不然怎麼活?

那就是你的商模要夠厲害!商業界常說,厲害的商模是「羊毛出在狗身上,豬買單」。

這句話是指流量變現,你只要有流量,就會有廠商願意捧著錢,希望你幫他業配分享,他們要曝光,而你已經有曝光能力了!我們賺錢是賺廠商錢,不是賺粉絲錢,我不想割韭菜,我希望每一位粉絲都是「自己真的有需求」,才選擇去做消費,我希望我對每一個粉絲都像朋友一般,你有什麼需求,我可以推薦適合你的商品或服務,真心為你好!

以上,我的漲粉策略絕對不是要剝粉絲皮,那樣的信任感會降低,不利長久經營。我們是善良的自媒體經營者,我們希望整個群體可以變成一個生態系,我努力提供價值、廠商努力做出好的產品、消費者買到對的東西,我們一起共享所有資源,打造良好正循環生態系。

Interior 🪑

Source:誠色空間攝影創研所

空間攝影是一門專業技術,旨在捕捉建築物和室內空間的美感、功能和設計特徵。

空間攝影師的工作不僅僅是按下快門,更是將設計師的創意和設計理念轉化為視覺語言,讓觀眾通過照片感受到空間的獨特魅力。

空間攝影不同於一般的攝影,它需要更多的技術和經驗來處理光線、構圖和色彩,且必須在自然光與人工光源之間找到平衡,確保每一個角落都被恰到好處地照亮。這樣的照片不僅能展示設計的細節,還能表現出整個空間的氛圍和用途。

光線是空間攝影的靈魂

自然光可以增添空間的柔和感和真實感,而人工光則可以強調特定的設計元素。例如,在拍攝客廳時,可能會利用自然光來展示空間的開闊感,同時使用點光源來突出精緻的裝飾品和家具。

構圖在空間攝影中至關重要

好的構圖能引導觀眾的視線,讓他們從照片中感受到空間的深度和層次感。我們會根據空間的特點,選擇最佳的拍攝角度,並且注意前景和背景的搭配,使整體畫面更加和諧統一。

色彩是空間攝影不可忽視的一環

每一個設計師都有自己獨特的色彩搭配,這些色彩元素能夠傳達設計師的風格和理念。空間攝影需要準確地捕捉和呈現這些色彩,避免因拍攝和後期處理過程中的偏差而失去設計的原貌。

設計與攝影的融合

在每次拍攝之前需要與設計師詳細討論,了解設計理念和想要表達的重點,確保拍攝的每一張照片都能完美體現設計的精髓,這樣的合作不僅能提升作品的品質,還能讓設計師和攝影師共同成長。每一張照片背後,都凝聚著攝影師和設計師的心血和智慧,通過這些照片,我們希望能夠將設計師的創意和努力呈現給更多的人,讓觀眾感受到每一個空間的獨特魅力和設計師的非凡才華。

本次合作夥伴 — 誠色空間攝影創研所

主持攝影師:范崇豪

從業超過十年,拍攝過的案子超過 1500 場,服務過的項目,從住宅空間、商業空間、實品屋、建築、民宿、旅館等等,擅長空間攝影、建築攝影,早年學過室內設計,擅長從設計師的角度出發,擷取空間中最美的角度

近年也開始在受邀在室內設計公司、扶輪社、建築攝影社,在中國科技大學、南亞科技大學開設空間攝影講座,讓更多人體會空間攝影之美

同時空間攝影作品也協助客戶們取得國內外獎項 :

  • 中國空間設計大獎—IDEA-TOPS 艾特獎

  • Asia Design Prize 韓國亞洲設計大獎

  • 義大利 A' Design Award

  • 德國柏林設計大賽BERLIN DESIGN

  • London Design Awards (倫敦設計大獎)

  • 美國IDA國際設計大獎

  • MUSE DESIGN AWARD

  • 德國 IF 設計獎

  • Line:modifyfan

  • 致電:0935715857 范先生

🎊 推薦獎勵計劃 🎊

如果您願意的話,請分享給您的好友們,讓大家一起免費獲得實用資訊!

推薦2位好友,並完成訂閱者,

將贈送您價值NT$990的「軟式生活|實用筆記大全」。

謝謝您的耐心閱讀,我們下週再見!

訂閱「軟式生活|電子報」,用聽得懂的話,講難懂的知識,並實作給你看。